查看原文
其他

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水上交通工具,没有十年八载的硬功夫,休想驾驭它

余未人 动静贵州 2019-09-07

在贵州,曾经“地无三尺平”的殊境,令诸多久远的文化得以留存。绚烂文化的基石,是寻常百姓祖祖辈辈的的日常与劳作。

黔山深处,“非遗”蕴藏丰厚,这些从历史中迤逦而来的人和故事,世代传承、生生不息。


一根楠竹漂天下


大同河上独竹漂 新华网

      眼前是一张独竹漂的照片,漂者犹如一只水鸟紧贴水面展翅划过,留下一线水花,轻盈曼妙。我想起“一苇渡江”的佛经故事:曾有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接过一根芦苇,飘飘然渡过长江,好浪漫!

大同河

      日前有缘前往独竹漂诞生地赤水县大同古镇,眼界大开。大同河是赤水河的支流,此时适逢夏季涨水,它夹带着丹霞奇石冲下的泥沙,褐红炽烈,河水与乱石猛烈冲撞,激起滔天白浪。独竹漂者真是搏击浪涛的勇士,没有十年八载水上苦练的硬功夫,休想驾驭那根楠竹。

大同河

      我好奇的是,谁第一个“吃螃蟹”,会用一根碗口粗细的楠竹竿子,踩着它划水踏浪而行?没有文字记载,没法追踪。一些媒体说是千年传承,但无证据。这次听了当地人的一个传闻,说在赤水复兴镇马鞍山古崖墓群的考古发掘中,有幅一人手执竹竿的石刻,年代约为东晋,被认为是最早的独竹漂记载,我很兴奋。但我与当年领衔此项考古的贵州省著名考古专家梁太鹤先生求证后,他否定了:“那里21座墓只有一处人物石刻,作站立状,无手部动作。”考古是科学,容不得虚构啊。

大同河

大同古街

      在探访了几位古镇独竹漂的汉子之后,我终于明白了它的来龙去脉。在没有公路的年代,江河就是贵州的通衢大道。赤水大同古镇约在五百年前,修建了一个热闹的下码头,古街、古庙、古民居、老会馆,商船往返运送盐、竹和杂货……这里漫山遍野的楠竹被扎成竹排顺水而下,铺满了半边河水,壮观之至。竹排可漂往合江、重庆,乃至更远的山外世界。但竹排的捆扎却是技术活儿,捆扎好以后,经过大浪冲击,巨石磨砺,时而还会散排。这时,放排的勇士便会飞速踩上一根散去的楠竹,抓起划竿,破激流闯险滩,去一根根追回散失的楠竹“归队”,再度捆扎。这个活儿是生计所需,渐渐成为勇敢者的游戏。

      在日常生活中,渡河没有船只,沿岸百姓会在河岸上放置一堆楠竹,让过河者自取。楠竹就像现时流行的“共享单车”。它免费,却需要渡河人的能耐;你如果不能驾驭它,只能望竹兴叹。这也激发了人们学习此技的热情。大同古镇与赤水县城相距9公里,会划竹者,扛上一根楠竹,就顺河道漂去县城。上岸后,把这根楠竹卖了,买回日用品,步行回家,好不潇洒!

大同河上独竹漂

      48岁的彭刚是古镇土著人,从小在河边长大,在他成长的七十年代,随着公路的修通,水上放排渐渐消失。但喜水的他常常在竹排上蹦跳玩耍,7岁就学会了在险滩上下游水,最吸引他的是抓鱼。他说,那时候大同河的鱼太多了,大家抓“石斑鱼”,工具就是小网和撮箕。我想,石斑鱼是海鱼,这里怎么会有海鱼呢?听他们道来,我明白了,这应是“石板鱼”或“石扳鱼”——这是藏身在石板底下的鱼,你只需扳开石板,一出手就能抓到。这里水质优良,桃花盛开的季节鱼儿最多,用刀往水里砍,就能砍到鱼。热爱水上生活,他练就为一名矫健的竹漂手。

大同河上独竹漂

      比他年长四岁的竹漂手老陈是个司机。他说“我是已是竹漂队伍中最老的。其实,村子里还有些八十多岁的老水手都是老漂手,但当年他们划楠竹只是用于谋生,从来没人用此来表演、比赛……”回忆几十年的水上见闻,他还讲述了端午节的祭祀。“我们用猪头、粽子、鸡蛋、水果祭祀河神,唯独不能用一样东西。猜猜是什么?”我想不出来。“是鱼!”哦,这是因为不能用同类互敬啊!真有意思。老陈说:“端午祭河挺灵验,前两天还下大雨涨大水,节后,水位就渐渐回落了。”这种民间信仰,维系了一种民间的生态秩序。你只要看看这整洁的河道小街,百年古树和郁郁葱葱的藤蔓,历年历代都没人敢于妄动,就明白了。

纯竹编扎的龙头(网络图片)

      如今,独竹漂已经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全国民运会比赛项目。赤水有五十万亩楠竹,是独竹漂的最好资源,更重要的,它还有一批爱好者,经常训练,受邀到全国各地比赛。在民间,曾把这称为“独竹舟”“划楠竹”,后来,主教练梁小平先生为这项运动定名为独竹漂,一直沿用至今。一根长达8米多的楠竹,要在80X60米的水面上熟练地转弯,真考教人啊。在梁先生的设计下,队伍训练出了水上换竿、俯卧撑、倒立等各种高难动作。梁先生说:“在1999年那次,名称为‘独竹散划’,6个人下水表演,有5个都落水了,狼狈啊;经过艰苦训练,我们独竹漂的队伍日渐成熟,夺得了一大批奖牌。在赤水独竹漂的带动下,全国有十一二个省区也陆续组建了独竹漂的队伍。”

大同河上独竹漂

      现在,这项运动越来越受人喜爱,孙杨、岳云鹏、谢娜等一批文体明星,都来此拍过学漂的视频,屡屡落水引人捧腹。常常有多地邀请大同古镇的漂手们前往表演,他们已漂过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。但每年端午,在那个神圣的时辰,他们那儿也不愿去,坚守在家乡大同古镇,在大同河里漂得活色生香。


撰文:余未人

编辑:彭瑾

责编:小千

编审:陈薇


新闻多一点:

这是我国古代的“四大发明”之一,在贵州这样活态传承

五百多年前,西江苗族为何要把木楼建在险峻的山坡上?西江苗寨的持久魅力何在?

小小歌棒上的符号,是数千年前的遗存,外人如读天书,会者一看就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